韓國首都名稱為何從「漢城」改成「首爾」
2023-02-10
「韓國的去漢化活動?」
我想這很有可能是多數人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答案。其實我小時候也曾經這麼以為,在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。
一九四八年韓國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,成立大韓民國,並且積極推行韓國文化,此時韓國的諺文小說等古典文學,還有燕行錄等紀行文學,再至韓語字典的編纂等,這些都是當時學術界所關心的事情。當時國家的法案更直接通過《全用韓字法案》,以確立韓文的地位,並積極推廣國語的使用。
「不是在討論首都名稱的變遷嗎?怎麼開始說起『去漢化』了呢?」
這裡先告訴各位一個概念,一九四八年的韓國正面臨傳統文化的危機。因為日本殖民統治以來,大家被強迫學習日文,以及其他外國的東西。而「漢字」則是朝鮮時代的兩班貴族才可習得的技能,在朝鮮時代,使用漢字的能力可以說是一種地位的象徵。

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,延續了好幾年,應該說是一種愛恨糾葛嗎?
韓國實際上將首都名稱從「漢城」改成「首爾」是二◯◯五年的事情,時隔《全用韓字法案》六十餘年。更改首都名稱一事,在當時也引起國際不少輿論。
「首爾(서울)」其實是韓國的固有語,意旨「首都」,早在「漢城(한성)」之前就已經存在。
參見一六五六年柳馨遠《東國輿地志》卷二〈古蹟〉篇。

總結,其實就是回歸本名的概念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