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想之路—夢想與現實的差距,聊聊我的「韓文」這條路
魯夫說 : 「寶藏在哪,我不想知道!連到底有沒有寶藏,我都不想知道!雖然我什麼都不知道,但大家都是這樣賭上性命出海的!要是你讓大叔在這裡告訴我答案,那麼我就不要當海賊了。」
(卷52 第507話「黃猿登陸」)
各位午安,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夢想和現實的差距;理想與麵包的取捨。
最近適逢畢業季,我想很多朋友已經著手在找工作了吧? 求職的季節已經到了。或者有很多朋友處在待業狀態一陣子了也說不定。
雖然我的社群軟體時常發布高三畢業生準備進入大學的興奮和期待,洋溢熱血青春氣息的文章給我讀。大數據判斷我喜歡這樣的東西,也或許是每個人都會嚮往的「期待感」。
在工作和生活上,能夠讓我感覺到踏實和喜悅的,是對未來有著「期待感」,之所以會有期待感是因為我明白自己的目標,並且知道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情與此相關,我正在路上,之後雖然有挑戰,但是我會欣然接受它。
如果說大學時驅使我前進的期待是「去韓國交換留學」;那麼研究所時期,驅使我前進的期待,也就是我的夢想「成為學者」。
但若我想要成為學者,讀完研究所之後,必須繼續攻讀博士。這在時間以及金錢上都是莫大的考驗。我在大學時期,邊打工邊上學;研究所時期也是如此,早上上整天的課,晚上換我給同學教課。
如果你問我「怡妡,你時間不是上課,就是教課,那研究上蒐集和整理資料,再到傳寫論文的時間哪裡來?」
我會說 : 「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」
如果時間可以重來,我當初寧可把課排開,也不要集中成那樣,除此之外和教授的溝通一定得做好,畢竟我中間更換過題目的研究方向。除此之外,課程還語學、交流史的課全上。我有時難以想像當初是怎麼走過來的......
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、「愛你所選,擇你所愛」是我這將近十年的光陰,最常告訴自己的兩句話。
當大家在談論愛情的時候,我時常聽到一個話題「你要選擇愛你的人,還是你愛的人?」
雖然已經很多人都在說這其實是一個假議題。在愛情裡,為什麼我不能選擇雙向的愛?
選擇權在我們手上不是嗎?
Q : 工作的選擇權呢?
各位,我們在選擇工作和學校的時候,人家也在選擇我們。所以怎麼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力,累積實際的成果,讓自己被看見,我覺得才可以增加自己的「選擇機會」。
Q :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?
以我自己為例,我現在放棄繼續升學,攻讀博士。主要原因當然是「現實考量」,實際操作以後,我難以在做研究的同時,準備教材,放很多心力在工作上,當初我也因為論文推掉許多工作。畢竟研究並不是純粹的學習,需要產出,這些產出如果沒有金錢的資源,我會陷入自我懷疑的無限迴旋。所以現在這個「夢想」無法養活我,所以他也不能當飯吃。
所以我幫自己先設置一個停損點,我選擇可以發揮我優勢能力,而且我也喜歡的工作,那就是—「韓語教學」。
1. 發揮優勢能力
2. 探索,並設立停損點
3. 搞清楚自己是跟著目標,還是藉由學習逃避現實 (給不知道要做什麼,選擇繼續升學的人)
Q : 工作一開始要選擇自己有熱情的,還是薪水優渥的?
「當然要選擇自己有熱情的啊~ 不然你也做不久,說不定也做不好」
回憶起研究室聚會時,大家在討論這個議題時,有一位的意見。
當時我似乎很斬釘截鐵說 : 「經濟考量我會放在第一順位」
時過境遷,事實似乎證明我是前者......所以我對於討論這件事情還真的有點不好意思。
但當時我的想法是,先解決當下最主要的問題,給自己一定的扣達以後,再去選擇風險性可能比較高的。除非你家底很厚、很厚,否則一開始不做評估,直接跳入一個有興趣,但錢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水準的工作,我只能說這很有勇氣,也有點像一場大型賭博。
1. 最好的狀況是自己有興趣,想學習,對工作未來有期待,且目前薪資水準足以維持經濟
2. 找不到興趣,那就先多方嘗試,向內探索
3. 工作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和興趣結合,也可以選擇讓自己工作有發揮空間,還可以業外進修 的工作
4. 如果夢想擺在眼前,礙於現實暫時不能去做,那麼我們先計畫,和存錢吧!

我時常在想我在中間好像做了許多不相干的事情,那些事情都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嗎?
可是我想問問各位,你們覺得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夢想結局的人,會覺得過程很有趣嗎?
每次提到這個我就會想到尾田榮一郎的《航海王》其中一幕,那幕給我很大的情緒張力。
魯夫說 : 「寶藏在哪我不想知道!連到底有沒有寶藏我都不想知道!雖然我什麼都不知道,但大家都是這樣賭上性命出海的!要是你讓大叔在這裡告訴我答案,那麼我就不要當海賊了。」
(卷52 第507話「黃猿登陸」)
即使如此外界還是會有很多聲音,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會傾聽他人的意見,但是我想對正確答案保留,也不要急著尋找最終答案,或許才是我所認同的價值觀吧~! ( 因為我是一個常常背道而馳的人,所以魯夫的話,我會一直提醒自己 )
沿途的景色除了有一些冒險的趣味性,和充滿「張力」的過程,或許有點痛苦也說不定。但小說《德米安》裡面有一句話很好,他說「這世界上最難走的路,是自己的路」
所以說各位,如果你直接選擇夢想了,但是痛苦和艱難的部分真的很多,有人跟你說「這就是你選的啊? 為什麼你還是不開心? 會有那麼多痛苦」
拜託 ! 請代替我,幫我跟他說 : 「如果有一個人在外面在家裡,都三百六十五天開心到炸,請介紹我認識他」
1. 接受情緒的流動
2. 暫時的做不到,不代表你一輩子做不到
3. 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的積累,和時機的推進
4. 當你有些苦惱和擔憂,想著如何改變,代表你有在思考,這不全是「負面思考」
5. 迂迴的過程,最後會成為你生命的厚度,創作的靈感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各位聽過「複利效應」嗎? 這些過程還一路以來的選擇,會在最後產生他的重要影響力。這些都是積累下來的,各位讓我們一起讓夢想著地吧 !
各自的道路雖然不同,價值觀也是如此,但是夢想和現實的差距,如果將他寫成
「讓我們期待這樣的差距,可以帶出什麼樣的開放性結局」
比起「焦慮」讓「期待感」引領我們前進吧 !
